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天長地久,以其不自生(不自私)故能長生。 為什麼要以大自然為師?

 

為什麼要以大自然為師?

 古今中外的大智慧者、世界級的偉人——釋迦牟尼、老子、孔子、莊子、耶穌、穆罕默德等,他們最後都是來到超越所有的經典、語言、文字,然後去看到這一部真正的無字天書——大自然的啟示。

當你好好用心的學習,會發現山河大地絕對不是你過去所認為的無情、物質,這是一個膚淺的看法、論斷。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層次,是非常奧妙的。水、土壤、土地,不是一般人所看的層次,而是很深、很奧妙的。

科學家以前認為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是原子,後來找到介子,再進一步又找到夸克。但是進一步再去探討卻發現,夸克還不是最小的。當人類進入越微細的世界,看到物質原來不是表面我們所看的這樣固定不動,所有物質用高倍顯微鏡去看,它們都在流動變化。

當人類對這個世界越瞭解,越發現大自然太奧妙了!物質不再是過去所認為的那一種機械式無感情、無覺受的物質。當你的心量開展到無限時,就能重新來認識這個世界,學到宇宙無限級的智慧。

 

如何以大自然為師?

 學習大自然 — 無我無私平等的大愛

 「道」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
出生為人,是大家的福報,要好好珍惜!很多人的生命活得很自責、很挫折,常常背著罪惡感、業障。當你瞭解實相,就知道每個人的生命是神聖的、是平等的。沒比任何人卑微、也沒比任何人偉大。要體會到這一種平等心,才不會有自卑,也不會有我慢。

 
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「法」就是看齊學習。人要跟地看齊學習;地要跟天看齊學習;天要跟道看齊學習;而道的運轉法則是自然律、宇宙律。

 

「道」的平等大愛無偏私

 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

 天地呈現出來的是道,而不是仁。在宇宙的心靈層次,從最高往下的排列是—道、德、仁、義、禮、智、法,講到法律條文已經是心靈層次降到非常低的層次。所以老子要我們回到最高的「道」的心靈品質層次。

「不仁」,不是天地無情無義,而是天地不會有一般人的濫慈悲,或是偏私、偏愛、不平等、假愛、錯愛。「仁」是一般所謂的慈悲、愛,如果你的心靈不是來到「道」的層次,這一種仁、愛通常會含有自我自私的立場。

「以萬物為芻狗」:不管是人類、各種動物、植物,都是從「道」演化出來的,雖然人類自認為很偉大、很重要、很聰明,但在「道」、太陽、山河大地的心目中,人類跟草、木、動物都是完全平等的,這就是真正的平等心。

「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」:有高等智慧的聖人,他們一樣是沒有私心、沒有偏愛、大公無私,把天下眾生都當作家人平等愛護,也平等愛護所有的動物、植物。

 天地間流露出來的就是真正的平等大愛。沒有那些偏私、偏心。完全是從「道」出發在運作的。瞭解這一點很重要,如此你才會沒有自卑、沒有我慢、傲慢,不會瞧不起別人、瞧不起動物、植物。

 

「道」的無我無私,天長地久

 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
 瞭解這一章的經文前,先來看看《中庸》第三十章:仲尼祖述堯舜,憲章文武,上律天時,下襲水土。譬如天地之無不持載,無不覆幬;譬如四時之錯行,如日月之代明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,道並行而不相悖。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。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。

 「仲尼祖述堯舜,憲章文武」孔子是跟古聖先賢的堯、舜、文王、武王來看齊學習,並且敘述他們的豐功偉業、德行,讓後人也一起來看齊學習。「上律天時,下襲水土」孔子也是「法天則地」,「上律天時」就是跟天看齊學習,「下襲水土」是跟地看齊學習。

 「天地之無不持載,無不覆幬」天地「無不持載」,它是這樣地支持萬物的生命,支持萬物的生生不息,承載萬有、承載一切。我們所有的豐功偉績、建築,包括紫禁城,全部都要山河大地來承載。「覆幬」,就是覆蓋、包裹。每個人是不是都被太陽的陽光大愛所包裹住?天地的大愛——陽光、空氣都把你我覆蓋著。就像父母親擔心懷抱中的小孩子受寒涼,所以用毛毯把他覆蓋著。

 「譬如四時之錯行」四時的運行,對萬物的化育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沒有四時運行的話,萬物化育就會出問題。「如日月之代明」白天太陽給大家溫暖、光明、能量。晚上月亮出來給大家當夜間的明燈。

 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,道並行而不相悖」天地父母是平等心地化育所有一切植物、動物,讓這個地球生生不息!道並行而不相悖,不是衝突對立,它是順著自然的法則,讓萬物、萬有生生不息。

 達爾文的「物競天擇、弱肉強食」,這是非常錯誤的論斷。如果我們有這樣的認知,社會就會朝向越來越野蠻,而且攻擊性、侵略性就會越高、越多。

 「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」最重要的重點在 「不自生」, 就是天、地的所作所為沒有私心,不為自己。由於天地所呈現出的是無我、無私、普愛天下眾生的德行、特徵、特性,這讓天地能跟宇宙同生,「故能長生」。

 

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∗

 

欲想學習更多關於「道德經」哲學,歡迎報名相關課程,如下: